网上有很多人都在问,吃调和油到底好不好?今天,番茄妈就来为大家解除疑惑,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大家就知晓答案了!
此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一:均衡营养才是真健康
食用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甘油三酯,同时包含少量的维生素、植物甾醇、谷维素等营养物质,是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同时还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等)。
营养研究表明,保持人体膳食脂肪酸均衡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二:“脂肪酸均衡”最靠谱
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一书告诉我们,想要预防慢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状态,其中的脂肪酸摄入要符合这些:
饱和脂肪酸供能百分比为小于10%E;
n-6脂肪酸为2.5-9%E;
n-3脂肪酸为0.5-2.0%E;
EPA+DHA为0.25-2.0g。
这是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情况以及营养学原理总结而成的,为人体均衡摄入脂肪酸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可是令人苦恼的是:入口的脂肪酸各异,有来自于鸡腿汉堡的,三文鱼寿司的,烤羊排的,红烧牛腩的,黑森林蛋糕的,还有炒菜用油的。
谁能管住自己的嘴,入口前数数这块肉里的脂肪酸种类分别是哪些?有多少?
有人说,很简单,换着吃油就能解决问题了!
三:换着吃油不能解决脂肪酸均衡的问题
纯的植物油例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籽油等等,它们的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一个固定的范围。经常换着吃油在保持脂肪酸均衡摄入方面是优于单一固定地吃一种油脂。
此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然而换着吃油的方式在油脂种类和油脂摄入量上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难以完全达到DRIs中膳食脂肪酸摄入量的推荐值。
四:大数据催生食尚好油
从一瓶炒菜油中该获得的脂肪酸配比应该长啥样?
一边是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脂肪酸理论基础来支持的巨大的运算,从而得出符合国人需求的食用油脂肪酸摄入比例,一边是各种油添加比例的不断测试,脂肪酸配比如何?风味如何?色泽怎样?安全指标是否满足?炒菜油烟多不多?等等。
基于DRIs的推荐和中国居民膳食调查的大数据,调和油就像一位太极高手,融合了各种油的特点,满足大家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