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在桐楼乡桐木村5组小地名桃子垭,有一座多年历史的苗寨,以张姓和赵姓两大姓氏为主,居住着近80户多人,苗寨里还保存着十分难得的传统技艺榨菜油。
盛夏时节,今年70岁的村民赵寿帮又开始忙着榨菜油,这是他榨菜油的第40年。
油菜籽。
油菜籽倒入机器中粉碎。
木甑子蒸油菜籽粉末。
踩油饼。
待上榨的油饼。
赵寿帮介绍,年,他花了一千多元买了第一台物理液压榨油机,年买了第二台一直使用到现在,现在保存有像这样的物理液压榨油机已经很少很少。榨菜油的过程主要分为炒油菜籽、机器粉碎油菜籽、蒸油菜籽粉末、踩油饼、上榨、液压、出油。其中,第一步炒油菜籽最关键,炒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出油量,“炒是师傅,打才是匠。”这句俗语就道出了其重要性。
用木棒撬紧榨油机上的油饼。
“以前一天能榨斤油菜籽,一年能榨3万斤油菜籽,现在年纪大了一天只能榨斤左右。”赵寿帮说,现在除了自己榨菜油外,主要是给寨子里和周边村民代加工榨菜油,按照0.3元/斤油菜籽收费,40年来没有涨价。由于是物理压榨菜油,赵寿帮榨的菜油很受顾客欢迎,一年下来加工费和自己售卖菜油的收入有1万多元。
将榨好的菜油倒入塑料桶中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