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6年才走3万公里,去年因为父母,半年

年的时候,因为小孩要上初中了,在广东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我也跟风买了人生的第一台车。

虽然15万的国产车只能算是代步车,但我依旧很爱惜,再加上每天都要上班,除了周末接送一下孩子之外,基本都没有什么机会开车。

就这样,孩子初中到高中6年时间里,我的车还只跑了3万多公里,自己开车也很老实,从来不急躁,6年来没有出过任何摩擦,就连车漆都完好如初,看上去就像新车一样。

其实,同事也好家人也罢,都说我的车太浪费了,每年几千公里的行驶里程,和保险油费保养等开销比起来,性价比太低。

但我还是无所谓,毕竟,接送孩子没有车真的太不方便,虽然有车的同事也曾主动和我说可以帮我捎带,但我认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还是自己有台车比较好。

再说了,遇到什么节假日或者过年回家,就可以说走就走,再也不用去抢火车票了,也算是花钱买方便吧。

原本以为,我的车就算开十年,可能也就四五万公里的样子,但谁也想不到,去年半年,突然就增加了两万多公里,但我依旧没有半句怨言。

说起来真的很惭愧,我在广东这边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完全算得上半个广东人了。但在我内心深处,总还是习惯把自己当成湖南人。

我的老家在湖南益阳,家里还有年过八旬的父母,到了这个年纪需要有人照看。幸好我们兄弟姐妹多,除了我和二姐在广东外,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我们在外的也就不用过于担心。

去年正月底吧,突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81岁的母亲躺在床上两天了,吃什么都吐,医院,她却说这是自己的老毛病了,用不着大惊小怪,在家里躺两天就好了。

因为我曾经学医的缘故,这些年来,父母身体的医院,基本上给我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在此之前,我也更加体会到“学点医就是最大的孝顺”。

母亲之前也有过这样的先例,接了父亲的电话我道不是很焦急,便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医院看看。

母亲说是眯着眼睛和我通话的,但不管我怎么劝,医院,还说用你以前开的方子抓了两服药吃了也没见好,活到80了也是赚了,医院浪费钱。

我一听这话就有点急了,可不管你说好说歹,老人家就是不肯去,最后还挂了我的电话。

众所周知的原因,前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即使是在假期,学校每天都会通知非必要别出市,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便决定回家一趟。

因为公司的订单也不是很好,很顺利地请了假,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了。刚买车的那两年,每年春节都是一家人,我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开这么远。

幸好平常的路上很顺畅,早上六点多出发,下午四点就到家了。父亲也没想到我会一声不吭回来,但见到我的那一刻,我清晰地捕捉到他脸上的那种按捺不住的欣喜。

进了卧室叫了母亲一声,老人家也料不到我会回来,还挣扎着要起来给我做饭,可刚起身就是一阵干呕,只好赶紧躺下。

稍微休息了一阵,我医院,这一回倒没有拒绝,乖乖地起床,被我牵着在后座坐好,嘴里却还在说真的不用。

医院做医生,母亲也就很顺利地住了院。病因其实很简单,还真是眩晕症的老毛病,打点针输点液,第二天就完全康复了。

回到家,我就开玩笑地责怪起母亲来,说你看到没,在家里躺了好几天了没好,去医院住一个晚上就活蹦乱跳了,其它不说,自己总中舒服多了吧,想去哪就能去哪,想吃啥就能吃啥。

母亲苍老的脸上有那么一丝尴尬,甚至还有点小时候犯错的我在她面前讨好的那种笑容。

那一刻,我的心里很有点温暖的感觉。

年近半百的我,更加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爱恨交织”的亲情——父母的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远走高飞,父母的恨,则是总纠结不能每天看到孩子在自己身边!

母亲的病好了,就张罗着给我弄各种好吃的,还一声不吭去茶园摘了新鲜茶叶回来,做我最喜欢吃的擂茶,害得大哥都在旁边笑她是“爹娘疼老幺”。

在家待了一个星期,带着父母到处转了转,只是工作的牵绊,我只能回广东了。这几天母亲一直在我耳边嘀咕,说人老了真没用,害得你这么远跑回来。

临走前我就用这个话叮嘱她要听大哥的话,还说要医院,我就不用跑这一趟了,老人家这回倒是乖乖地点头答应。

这一趟一个星期,回程的时候还顺带去了沿途几个同学处,车子的里程表就增加了将近六千,几乎抵得上我正常开一年了,虽然劳累得很,但满心里都是温馨。

一转眼到了五一,因为年初回了一次家,我一开始是没有打算回家的。可五一的第二天,突然接到大哥的电话,说母亲又在和父亲怄气。

原来,这些年家里一直在吃猪油,父亲听别人说植物油更适合老人,前几年曾经自己种了一点油菜榨了油。

可母亲只要吃植物油就说肚子饿,吃了一个星期就头晕恶心,最后没有办法,又改成了吃猪油。

老父亲又舍不得把自己辛苦种出的菜油送人,前几天看母亲的身体很好,又偷偷把菜油拿出来做了菜。母亲吃了两顿没发现,第三天觉得有点不舒服才发现父亲把菜油拿出来了。

两个老人就因为这个吵了起来,大哥也劝不住,只好找我想办法了,说母亲太执拗,只有你能说得通。

看着还有一天假期,我当即就决定回去走一趟,放假在家的孩子也嚷着一起去,当天天黑的时候就到家了。

一进门就发现家里气氛不对头,父母都抢着和我孩子说话,还各自拿出很多“珍藏”的零食给她吃,但彼此就是不搭话。

两人不对付的原因我已经知道了,但怎么办呢?难道把老父亲说一顿不成?那肯定也行不通。

最后没有办法,就和女儿商量,让她提出来说最想吃菜油,让爷爷把菜油送给她。

孙女要的东西,爷爷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不说,还当即就把油桶提到了我的车上。

我又去镇上买了一瓶橄榄油和一些猪油,拿回来让两个老人试着吃,要是母亲吃了没事,今后就吃橄榄油好了,或者每顿做俩菜,喜欢吃猪油的和植物油的都有得选。

在女儿的搅合下,一个星期不搭理的父母,第二天中午就有说有笑了。

我和女儿在家呆了五天,女儿年轻好动,一直怂恿着要去旅游,干脆就带着父母在附近几个景区溜了一圈。然后就得回广东去,父亲还在车前向我“检讨”,说自己确实做得不妥,要提前说一声就好。

几天的时间了,广东湖南跑了个来回,到了我这年龄真的有点吃不消了,车子的里程又增加了三千多,只能说是累并快乐着吧。

母亲的生日在农历的五月,因为几个月时间里我已经回家两次了,上次离家时,母亲就和我说今年的生日不办了,你也不用回家。

到了公历六月初的时候,老人家不知道是被谁说动了,说八十大寿肯定得操办一下。在我们老家的说法,那是“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后”,很多老人都相信,八十岁生日后会比较“凶险”,就提出来还是要摆几桌,只是你就别回来了。

我当然不会反对,但还是私底下决定,到时候肯定得回去才行。

去年上半年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到了农历的六月底,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公司的生产比较艰难,请假的事反而更没困难,很容易就给了我半个月的假期。

其实,母亲生日宴也就是我们几个子女和两老的兄弟姐妹们聚了一下,并没有其他的客人。

难得的半个月假期,当然要好好陪陪父母,这一回也不赶时间,但也无法走远,每天都是陪着老人走亲戚。

尤其是父亲还有个九十多岁的小舅舅,老师惦记要去走走,这一次当然就要满足他的要求了。

反正在家的半个月里,车子基本都没停过,这半个月下来,里程表竟然悄悄涨了八千左右。

算起来,我从新车到这之前的6年时间里,都只开了三万多一点,今年半年不到就开了差不多两万。

但在我心里,真的从来没有过半点怨言,在我看来,能够为家里八十多岁的父母做点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就是回去走一走,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hy/3615.html

冀ICP备2022008276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