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就帮生产队卖桃子,最多的时候日赚两元。他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在人才济济百里挑一的较量中功亏一篑。他走南闯北跑过销售,贩过煤,贩过生猪,卖过酒,20年前办起了榨油厂。如今花甲之年的他自称卖油郎,想把生意做大。
陈化明年出生在湖北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从小调皮到没朋友,在那个吃零蛋司空见惯的年代,陈同学的学习成绩却相当优秀,尤其数学物理更是顶呱呱,整天饥肠辘辘的他捏着肚皮读书,竟然一路读到高中毕业。
77、78年参加两届高考,陈化明铩羽而归。那个时候也不能查成绩,他只是听说自己的分数比一个武汉知青的还高。无奈那两届高手太多,竞争太激烈,是名乎其实的百里挑一,这个小兄弟在与众多师兄师姐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放到现在,陈同学怕是要昂首挺胸走进、。
18岁的陈化明只能回家务农,这个当时少有的乡村知识分子当然不需要挑粪耕田,他成了生产队的大管家,算盘打得啪啪响,虽然高考落榜,但当生产队会计的小目标终于实现。
陈化明脑子灵活性格豪爽,自小喜欢做买卖,12岁的时候帮生产队卖桃子,队上8分钱一斤他背到外面卖2毛,一天获利高达2元,一个山里娃如此了得,大人们都对他刮目相看,这小子长大准错不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南海之滨吹到中原大别山,村民们欢天喜地各显其能拼命搞钱。陈化明从生产队会计卸任后,下关东闯新疆跑过销售,从河南平顶山贩过煤,当然不是拉到山西大同,而是他的家乡,这生意妥妥的。
陈化明还贩过生猪、鲜鱼、农副产品,也开过散酒批发部,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能人。这些生意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他养育了四个孩子,最后才大功告成迎来一个男丁,而照顾晚年双目失明的双亲,是他认为最自豪的事情。
年,陈化明建起了榨油厂,除了主机、电机是买的,其他机器都是他自己捣鼓改进,怎么提高出油率怎么改善质量,都是他反复摸索出来的,陈同学当年学的数理化显然派上了用场。他还想把自己的设备和技术申请专利,因为种种原因作罢。
看着陈化明自制的机器竟然榨出了油,乡亲们都惊呆了。他们吃着香喷喷的花生油、芝麻油、山茶油、菜油,一个个都赞不绝口。花生油送到湖北省质检局检验,黄曲霉素竟然低于国标四倍,这质量没得说。本想只帮助乡亲们加工的陈化明有了新想法,他想做自己的品牌,他要把乡村原生态土法压榨的植物油送到千家万户。
陈化明的家乡所在的大别山,是植物油原料花生、油菜籽、芝麻、油茶果的主产区,可以直接从农户、小贩手中收购新鲜高质量的原料,所谓供应链齐全,能把成本压到最低,利润自然可观,尤其山茶油利润更高。
陈化明自建了厂房,占地面积平方米,可日产5吨成品油。他还拥有大油厂都没有的独特技术,这样生产出来的健康原香的植物油,必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电话那边的陈老先生豪爽健谈,我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和热情,感受到他的豪情万丈和信心十足。陈化明的商业版图不止是榨油,他还想生产大别山独特的手工油面、手工擀面。这个老人太牛了,真是人生不已折腾不止,不过花甲之年的他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希望他能够找到帮手。衷心地祝福他,祝福他的产品香飘万里,祝福他大器晚成造福乡里!
创业财富故事,成败得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