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18日电(郭洲洋、吴郑思)在隔夜美豆反弹走高的带动下,国内油脂油料18日全线上涨。截至收盘时,豆二主力合约涨超4%;菜粕、棕榈油主力合约双双涨超3%;豆油、菜油主力合约涨幅也在2%以上,豆一、豆粕主力合约分别上涨1.05%和1.70%。
直观看,美豆反弹走高,尤其是美豆近月合约再度回到美分/蒲氏耳关口上方,奠定了油粕市场企稳的基础。同时,市场对极端天气影响的炒作也带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多头情绪。
美豆压榨需求向好近强远弱格局或将延续
受美国3月大豆压榨需求好于预期的提振,上周冲高回落的美豆本周再度走高。据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的数据,3月大豆压榨量为1.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的1.亿蒲式耳,并创下了15个月新高。结合此前公布的库存报告来看,截至年3月1日,美豆旧作库存低于预期且较去年同期减少13%,市场对美豆“旧作偏紧”担忧逐渐转变为现实。在此背景下,隔夜美豆和油粕集体收涨。
国内豆类市场也同样面临供应“近紧远松”的问题。尽管市场普遍认为二季度国内大豆到港量将明显增加,但短期内市场传言有油厂大豆通关偏慢被迫采购豆粕现货,则给相关油粕品种带来了明显支撑。
此外,据中国粮油商务网,尽管油厂开工率较上周略有增加,但下游提货量大增,使得豆粕库存降至27万吨;部分油厂限产限提加剧了市场供应恐慌,加之终端集中补货,引发豆粕现货价格大幅攀升。17日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均价为.84元/吨,较前一日上涨.94元,刷新近7周高点。
国信期货表示,市场预期20日以后,国内油厂开工有望得到恢复,本周豆粕偏紧的格局将对现货有所提振,连粕市场在美豆及现货的市场下震荡收涨,短期连粕近强远弱格局或将延续。
不过南华期货分析认为,近期国内蛋白受到进港延迟问题影响而表现坚挺,但该问题属于短期的问题,后续随着通关手续办理完成,已经到达关外的大豆最终依旧会顺利进厂,供给的增加仅是考虑后延而非消失。而消费端,新养殖季的开启对蛋白的消费并未出现明显反弹,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养殖利润持续亏损且并未看到好转的迹象,这极大的影响了养殖户对蛋白的消费心态,再配合国家豆粕减量替代政策的持续发力,豆粕在供强需弱的情况下,价格上方压力将维持。
天气变化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