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梅李到圩港村去,打菜油hell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传统榨菜籽油方式曾唤起众多“吃货”对浓香型风味菜籽油的美好向往正因为人们喜欢这种回归自然的菜籽油至今,这种传统的油坊依然在梅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圩港村的传统榨油坊闻名四里八乡

一粒菜籽

经过了什么样的神奇之旅

会变成我们每天吃到的“菜籽油”?

米尖大的菜籽

历过寒冬而满目金黄

而饱经压榨却浓香扑鼻

让人好不感叹生命和自然的神奇

我们的生活

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每家每户端上桌的菜

有“油水”才能吃得香啊

梅李人喜欢吃菜籽油

千百年来的基因里自带的

对一种食物的景仰

刻在了每个人的味蕾里!

每年稻谷收了,油菜下地移栽之后,历经一整个寒冬,来年惊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陆续绽放,把天地染成一片金黄,连空气里都是油菜花的香味。

那时候你来梅李乡野里转转,漫山遍野的,是春天里最浪漫的风景。

记忆中的夏天,家门口的晒场上总是铺满了油菜籽。爷爷时不时地用耙子去翻一下菜籽粒,让每一粒油菜籽都能 范围地吸收阳光的沐浴,直至把水分晒干。

再把一大蛇皮袋的油菜籽装上三轮车,还不忘带上三五个塑料 ,哼哧哼哧骑到附近的老油坊里去打菜油。

老板把炒熟后的油菜籽倒进翻滚的机器中,碾压、压榨,然后粘稠不断的菜籽油就会顺着滤嘴淌进 中,菜籽香一路扑鼻而来。

这味道,一辈子都忘不了!

而现在,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用油越来越多了,而乡村里老油坊的身影却越来越少了。记忆中那么香醇的菜籽油,便越来越成了一种值得追寻的味道。

梅李的老农人们,从祖祖辈辈传下来吃惯了菜籽油,便觉得用菜籽油炒菜比什么油都香。他们依然固执地追随着老油坊的脚步,不管在多远的村落。

自己种的油菜,自己收的菜籽,打出来的菜籽油,吃起来也放心。

梅李镇圩港村里,就还保留着这样的老油坊。快过年了,江南红豆园旁一个小村庄上有座油坊,最近提着各种塑料桶来打油的乡亲们,又开始排起队来。

油坊的主人,打了一辈子油了。女主人说,最初是她公公开了这个油坊,后来就传到了她们夫妻手上,有三十年历史了。油坊里还有一个帮工,女主人介绍说:“是我的弟弟,本来我们夫妻两个活也够干了,可他中风了,只好到我这里来帮帮忙,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呢!”

两个人的油坊,便有了三个人的忙碌。

乡亲们送来的自己收获的菜籽,每一粒菜籽都圆滚滚的,饱满圆润,历经阳光的曝晒,尽收天地之灵气,等待着浓缩成油的升华时刻。

在这间简陋的油坊里,连空气中弥漫着榨油的香味。依然还是传统的工艺,男主人负责炒菜籽,一口锅里,只见一个炒制机器在不停翻转着,而主人则不停往灶膛里添着硬柴。

男主人说:以前,菜籽是人工炒制的,在大锅里用铁锹翻炒,很像苦力版的茶农炒茶叶。炒菜籽不仅辛苦,还考验工人技术,火大了就炒糊,炒轻了又不出油。

好在现在有机器代劳,就没那么辛苦了。

菜籽炒好,就开始榨油。通过传统榨油工具的挤压,榨取油菜籽本身的油汁。

刚榨出来的油不够清亮,表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沫,还要倒入离心炼油机中过滤,再出来的液体就可爱多了。女主人说,滤好的清油,要敞着口静置到完全凉透。

所以,这样榨出来的菜籽油,做的每一道菜,都可以尝到记忆中大铁锅混合着自然醇香菜籽的味道。

圩港村还有一家油坊,主人叫李永明,也一样有着10多年的历史了。

在自家新盖的“农家小别墅”里,李永明最近也是非常忙碌。“福山都有人赶过来打菜油”。

一位来打油的农人说:“现在的油坊榨好的生油都过滤好了,直接提回家就能炒菜。还有菜饼,我拿来当农家肥,院子里的花全靠它们。”

“筛”、“炒”、“榨”、“滤”、“装”——从一粒粒菜籽到一桶桶菜籽油,工序也着实不少。

在李家的油坊里,看着菜籽油从一开始哗哗直流到一滴一滴慢慢往下滴,就知道菜饼里的油也已经榨得差不多了。直至油槽再无油滴,这才准备新的一榨。

农家自己打的菜籽油,在物理压榨前将籽粒炒熟,不仅保留了菜籽油本身丰富的维生素E,还富含胡萝卜素、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甾醇、豆甾醇、角鲨烯、菜油甾醇、环木菠萝烯醇等微量营养元素。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平时吃一些菜籽油,还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能量。低胆固醇含量,即使“三高”人群也可以放心食用哦~

榨出来的“菜籽油”

怎么吃都行

不管是蒸的、煮的

炒的、烧的、凉拌的

都能用到

过年的时候走油肉、爆鱼

可都是用油的“大户”

家常小炒

来个油焖笋也不错哦

煎个年糕,两面焦黄

也 是一等一的卖相

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油

而每一滴油

都是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馈赠

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享用

这是对食物的热情

对劳动的尊重

对生命的敬畏

美美地过好美美的每一天

你家也种油菜么?

走,到圩港村去,打菜油

本周疫苗接种时间安排表也来了

大家不要错过哦~

孝爱梅李出品来源:宣传统战科编辑:陆娇审核:冯利明秦珺顾兰君

-寻味梅李·家乡至味-

孝爱梅李诚意出品

舌尖上的梅李|寻你,千千万万遍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查阅往期]

想你了,梅李那个甜酒酿老爷爷

来梅李吃碗羊肉面, 值得

梅李蒸糕,覅忒灵!

什么神仙味道,要来梅李排队买个鸭头

一碟梅李猪头肉,楼上的官人醉了

“土”得掉“渣”,确是记忆里的乡愁

梅李高乡头的甜雨麦

一个春天,梅李人吃掉了十几万个酒酿饼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赵市肉皮,是肉还是鱼?

梅李的鲜,茭白心的甜

芦苇迷宫里,采粽叶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pz/2059.html

冀ICP备2022008276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