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加工坊便民又创收锦屏县偶里乡为村集

“好消息、好消息,锦屏县寨先村鑫隆粮油加工坊正式开业,开业期间,前三天打米享优惠,每袋谷子仅收费2元,欢迎各村群众前来。”近日,一则消息发布在锦屏县偶里乡各村民群后,当地群众争先恐后地前往目的地加工粮油。一大早,打米坊外就有不少群众搬来一袋袋谷子排队等候了,有的三袋,有的五袋,在机房外翘首以盼,看着崭新的机器笑得合不拢嘴。“趁着搞活动,我今天拉了五袋谷子来打,以前打米不仅离家远,打一袋还要收6块钱,我这一下子就省了20块。”手捧着一把白花花的大米,寨欧村村民龙云喜笑颜开,“你看,这打出来的米干净新鲜还大颗,真是物美价廉,我太满意了。”砻谷、碾米、筛选......伴着轰隆隆的机鸣声,谷子到机体内通过一道道工序加工后,又经过重力、风力、大小、颜色等层层筛选,最后输出了品质优良的大米。“虽然工序复杂严格,但打米速度却很迅速,甚至比传统打米机快上好几倍。”据寨先村党支部书记龙桂凤介绍,活动期间,平均一天打米量在袋左右,每袋谷子仅收2元,之后会恢复到5元,比市场价便宜,“打米坊建在这里,交通方便,既方便群众,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据了解,锦屏县寨先村鑫隆粮油加工坊依托合作社经营,积极争取到县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建设。采购了全套自动化大米加工器械和全自动榨油机,不仅满足了周边群众日常的打米需求,在即将来临的菜油加工高峰期也能发挥效用,预计加工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左右。这只是偶里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成果。近年来,偶里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问题导向,通过制定“一村一策”方案,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产”,加大力度整治“僵尸社”“空壳社”,积极培育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整合资源蓄“势能”,示范带动提“效能”,全乡各村村集体经济增收明显增强。通讯员龙景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沈安永编辑蒋鸿琪二审石含开三审熊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pz/54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