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秘传》:八宝丹
拔毒生肌散
甘石6钱,石膏8钱,东丹2钱,龙骨3钱,轻粉1钱,铅粉2钱,白蜡6钱(以刀刮极细),寒水石6钱。
先轻粉,次各药,研极细,后入白蜡令匀。
拔毒生肌。主
加冰片1分,红升2分,名“桃花散”。
《青囊秘传》
甘石《重刊刺疔捷法》:拔疔散
蟾酥1钱,牛黄5分,辰砂5分,白及2钱,蜗牛10个,蜣螂10个,蛔虫1条,梅片2分,霜梅1个。
拔毒。主疔疮内外穿鼻。
将蛔虫捣糊,敷疮周围,留疮口发出毒气,又将上各药研末,敷之。3日内可医,至3日外不治。
《重刊刺疔捷法》
蟾蜍《玉案》:拔毒丹
蜣螂1个(去翅足),硇砂5分,白砒3分。
上为末,以葱汁为丸,如绿豆大。
一切疔疮。
先以三棱针刺破疮,将此丸以颓簪脚捺入,须臾大痛,变作黄水而出。
《玉案》卷六
蜣螂《慈禧光绪医方选义》:拔毒锭
白及1两,白蔹1两,南星2两,牙皂1两5钱,花粉1两5钱,射干1两,白芷2两,全蝎3两,雄黄5钱,山甲2两5钱(炙),蟾酥1两,血竭2两,冰片5分,麝香3分,细辛1两,生军2两,木通1两,川连2两,山栀2两(炒),二宝花2两,防风1两,泽泻1两,草梢5分,白梅花3两,乳香2两,没药2两,江米4两(另研打糊)。
上为细末,用木瓜酒粘为锭。
攻毒化脓止痛,清热解毒,提脓生肌。主一切痈疽肿毒之火郁实证。
若正气已虚,用之当慎。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引《良方集成》
白芨《便览》:拔毒疔苍耳散
苍耳根茎苗子(烧灰,为末)。
诸疮。
醋泔靛水和泥涂上。数次效。
《便览》卷四
苍耳子《济阳纲目》:拔毒定痛膏
花蕊石1两,羌活5钱,乳香(另研)5钱,没药(另研)5钱,乌头5钱,大黄5钱,米粉4两,葱白(细切)1两。
上为细末,先将葱、粉同炒黑色,杵为细末,入前药末。
一切从高坠下,及伤折筋骨,瘀血结痛,痈肿热毒。
每用,看多少,或醋或水,调敷患处,用水频润。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同寿录》卷四:拔毒膏
蓖麻子仁1两(产山东,如蚕豆,无刺者佳),杏仁(去皮尖,敲扁)1钱,乳香1钱,没药1钱,川三七5钱。
用真菜油半斤,将药熬至枯黑色,去滓,再熬半枝香,入净嫩松香1两、黄占3钱,白占3线搅匀,老嫩得法,瓷瓶收贮。
一切痈疽,发背,疔肿恶毒,诸般大毒。
遇毒摊涂为妙;诸般大毒初起须留头贴上,次日即消,再复贴。
《同寿录》卷四
《医方易简》:拔毒膏药
生金银(晒干)6两,苍耳子4两,九里明叶半斤,米碎茶叶4两,乌孔叶4两,大蛇泡叶4两,葱头2两(共捶烂,晒干,为末),生谐芋仔5斤(去净泥,切片,略晒),蜂房4大只,老姜2两,大蛇壳5条,头毛仔5斤(米泔水洗净,晒干),大百足10条,大虾蟆5只(用真茶油半斤,桐油1斤半,下锅煮谐芋、百足各物焦黑色,隔滓,滴水成珠,抽锅离火,下后药),白松香2两,树蜡4两(熔透,再下后药末),木鳖仁1两,连翘1两5钱,赤芍1两5钱,花粉1两5钱,锦黄1两5钱,归尾1两,大风子2两,蛇床子1两,牛蒡子1两,江子油2两(净壳),蓖麻子3两,防风1两5钱,荆芥1两5钱,白及2两(切薄片),川乌1两,白芷1两5钱,山甲1两,轻粉4钱,赤石脂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冰片2钱,丁香5钱,木香5钱,白豆蔻3钱,半夏1两5钱,阿魏1两,樟脑1两2钱,儿茶1两,南星1两,草乌1两(共为细末)。
筛下飞丹,搅至合适为度。
木石伤、刀铁伤成毒,或内受毒气,外起疮疔、疳漏、无名肿毒。
用时将此药膏开油纸贴之。
《医方易简》卷十
《简明医彀》:拔毒糕
土茯苓(去皮,为末)1斤,白蜜1斤,糯米粉1升。
上和匀,蒸糕。
杨梅疮。
食,土茯苓汁送下。
忌饮茶汤。
《简明医彀》卷八
《百一》:拔毒黄耆散
黄耆、大黄(酒浸,煨)、羌活(去芦)、甘草(炙)、当归(去芦)、芍药、白附子(炮)、黄岑、杏仁(去皮尖)、连翘各等分。
上为细末。
一切痈疽发背、疮肿、便毒,大便秘涩者。
每服3钱,先以黑豆半两或2合,水1大盏,煎至7分,去黑豆,入药末再煎至1盏,食后服,1日2次,候逐下恶物即止。如贴疮,敛疮药随宜用。
《百一》卷十六
老中医号脉以上内容为作者本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任何人在百家号以外的第三方平台二次发布
中医养生,中药拔毒的10大名方,建议收藏!
健康内容,禁止篡改!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者转发,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