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
作者:光大期货研究团队
节日期间,国际农产品市场中马来西亚棕油领跌,马棕油累计下跌11.72%。CBOT大豆、玉米等品种受中国需求担忧情绪影响,期价联动下行,美豆跌4.2%、豆油跌8.43%、豆粕跌2.41%、玉米跌1.8%。鸡蛋作为生鲜品种,运输受阻导致产、销区价差扩大。节日期间产区多地蛋价跌破3元成本线,养殖户延迟补栏,减少饲料供应,利空情绪蔓延。
油粕(光大期货油脂分析师侯雪玲):外盘哀鸿遍野节后油脂油料下跌概率大
春节期间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哀鸿遍野,美豆及美豆粕期价创新低,美豆油及马棕油跌幅在10%左右,全因市场担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下中国会减少国际油脂油料采购。此外,巴西大豆生长顺利,印度油脂采购下降等也拖累国际油脂油料市场。
国内方面,市场焦点同样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截止2月1日8点全国确诊例,除湖北外前十大疫情较重的区域为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重庆、安徽、山东、四川、江苏。这些省市中山东、江苏、广东是油脂油料进口大省及压榨大省,广东、河南、湖南、安徽、山东、江浙是养殖大省。受疫情影响,这些区域交通运输受限,运费易上涨;企业劳动力偏匮乏,开工受限,人工费增加。其他省市谨慎预防下也有运费上涨、劳动力匮乏的情况。另外,多省市发布推迟开工,大家多宅在家里并适当进行蔬菜面粉鸡蛋备货,餐饮业、旅游业、线下服务业等受到重创。这都将影响油脂油料供需两端,具体来说:
油脂方面,节前下游备货较足,春节餐饮消费不足预期,下游库存被迫增加,采购积极性下降,市场从供需紧张骤变到供需宽松,预计油脂基差走弱、期货5弱9强,直到终端消费真正好转。油脂套利方面,菜油强于豆油强于棕榈油,逻辑在于湖北是菜油的产区开工受限、棕榈油性价比最差,消费差对其影响最大、成本中棕榈油跌幅最大。油脂单边方面,棕榈油5月进口成本约元/吨,较节前下降+元/吨,考虑到人工及物流问题,期货跌幅或低于此。
蛋白粕方面,节前下游备货不足,下游库存和渠道库存都处于低位,节后采购需求集中且迫切,油厂挺价意愿高,再加上运费增加、人工紧张费用增加等,豆粕现货预计坚挺。期货逻辑在于养殖端。生猪周期长,节前养殖户担忧非洲猪瘟会在春节前后蔓延本来一季度补栏计划就不大,因此生猪被迫压栏吃料的概率较大,疫情对猪料消费影响不大。与生猪养殖相比,本轮肉禽市场受到的冲击最大。肉禽行业传统模式是卖肉禽的资金用于购买饲料和鸡苗,白羽肉鸡多数走屠宰市场,黄羽肉鸡多数走活禽市场。目前在疫情影响下,活禽交易受限,屠宰场产能有限、压价成必然趋势。专家预计新型肺炎或将持续到2-3月份。这意味着肉禽养殖户资金链断裂风险增加,养殖户采购鸡苗积极性不高,其采购不久的鸡苗(尤其是白羽肉鸡,养殖周期40-50天)、鸭苗活埋的概率较大。那么1-2个月后肉禽供应下降,对应肉禽饲料悲观。蛋禽问题在于淘汰鸡,淘汰鸡多数走活禽市场,目前看被迫延淘,叠加疫情下鸡蛋走货不畅,养殖利润锐减,养殖户投料积极性不高,补苗意愿下降,蛋禽饲料也受到冲击。水产方面,长江沿线还没开始,预计得4月以后,两广地区水产销售惨淡,养殖户亏损较重,饲料喂养积极性不高,水产料不乐观。综合来看,3-4月饲料需求较节前更悲观,5月期货合约承压。长期看,疫情期间肉价保持高位,疫情结束后,餐饮消费有望恢复,高养殖利润下,养殖业恢复有望,9月合约饲料消费比较乐观。预计豆粕现货、5月、9月价格未来或呈现深V模式。油厂在养殖低迷的情况下,或推迟大豆采购、油厂限制提货、控制开工率,等待盘面榨利出现。国际始终中因缺乏中国采购,巴西大豆也将上市,国际豆价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将处于低位。我们预计节后豆粕现货基差走强、5弱9强概率较大,单边下跌后盘整概率较大。湖北是菜粕的产区,中加关系紧张背景下,豆-菜粕价差预期缩小。图:豆油未执行合同及饲料企业库存天数
资料来源:天下粮仓,光大期货研究所
玉米(光大期货农产品总监王娜):疫情阻碍需求恢复,玉米市场远强近弱
节日期间,国际农产品市场中马来西亚棕油领跌,CBOT大豆、玉米等品种受中国需求担忧情绪影响,期价联动下行。截止到1月31日CBOT收盘,美玉米主力合约从春节前的.4美分下跌至美分,美玉米下跌主要是受中国需求担忧情绪影响,自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中国计划扩大从美国进口谷物,但是受到疫情影响年第一季度国内饲料原料消费下降,进口谷物的计划或被推迟。单从玉米进口方面来讲,由于中国玉米进口受配额限制,进口对国内市场供应冲击有限,且节日期间美玉米下跌幅度有限,其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心理层面。
疫情对国内玉米供需格局的影响是双向的,预计节后玉米期货表现弱于现货,玉米期价延续远强近弱表现。供应端由于本次冠状病毒疫情波集范围广,为防范疫情扩散国内多地都采取封锁措施,严禁人员流动,减少货物运输。对于春节前持粮待售的农户来说,正常的玉米销售预计要等到正月十五疫情稳定之后。这样春节后第一周,玉米市场可供应的粮源集中在春节前存货的贸易商手中,玉米现货市场新增供应有限。需求方面,因为各地交通运输受阻,贸易商及下游消费企业大都延迟开工,玉米消费阶段性下降。我们了解到,山东地区原本计划正月初五开工的淀粉加工企业纷纷延迟开工,对于人员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具体复工时间还需要等待通知。同时,淀粉下游的糖浆、啤酒、饮料、食品等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严重,下游消费萎缩,淀粉市场购销两弱。饲料及养殖方面,针对疫情各地采取的封锁措施对春节期间国内养殖行业造成重创,山东、河南等多地中小养殖厂均出现饲料供应紧、肉鸡苗、蛋鸡苗滞销的情况,且因运输不便,产区肉禽、蛋品等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被迫压缩存栏或者减少日投料量,这对于春节后第一季度的玉米消费市场形成利空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春节后玉米现货市场供应端原料紧张的问题依然会对玉米现货价格提供支撑,玉米近月合约对应的销售主体是农户,市场留给其卖粮时间在缩短。同时,随着节后天气转暖速度的加快,农户卖粮压力加大、集中售粮风险增加,玉米近月合约将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玉米远期合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