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籽油
文/马涛
每年春节后返津时,父亲总是要给我灌满一大壶菜籽油让我带上。我推辞说在那面可以买到,父亲却固执的说:“外面买的油哪有咱家自产的油好呢。”是啊!父亲自种自产的菜籽,从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油当然是 的绿色食品啊!我拗不过父亲,就顺从的带上了。这时,父亲脸上久未舒展的皱纹才得以开朗。我想,这就是大海般深沉而宽广的父爱吧。
今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老家的油菜花已经蜕变成油菜籽角了,丰收在望,心里竞五味杂陈起来。想起年近八旬的父亲仍然要一个人收割10多亩的油菜,而且是山坡地里生长的油菜。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今年春节期间,我劝父亲把土地流转出去,把自己的健康操心好,就是他老人家和我们 的幸福。可是父亲说:“现在没几个人愿意承包种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不想让地撂荒了,落人骂名。”父亲一生勤劳惯了,你不让他干,他偏偏要干,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真是爱莫能助啊!好在父亲身体还算硬朗。
之前,我是帮父母收割过油菜籽的,油菜籽着实不好收割,得半弓着腰,右手拿镰刀,左手抓油菜籽杆,左脚还要踢着油菜杆的下端向前移动,收割到足够一捆子时再捆绑起来。盛夏的季节,顶着三十多度高温,不一会儿我就汗流浃背,衣服几乎都粘贴在身体上了,甚是煎熬。收割油菜其实也是个技术活,老家俗话说得好:“一窍不得,少挣几倍。”看着父母干净利落,一次五六排的同时向前收割着,而我只收割着 排却被父母远远的抛在后面了,父亲生气的说:念不成书,你会被饿死的,割个菜籽都不会。”父亲生气归生气,还是让我拉着架子车往回拉运油菜籽了…
今年油菜籽又成熟了,到了颗粒归仓的时候。父亲又要拉着架子车,顶着烈日,忍受腰酸背痛,去一公里外的坡耕地收割油菜籽。我好像已经看见父亲佝偻着腰背,挥汗如雨的收割着,恍惚中听到父亲那一声声的咳嗽声。对于父亲那一代人来说,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是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创造了前提条件。
细长如柳叶、鼓鼓囊囊的油菜籽挤爆了菜籽角,最终变成金黄透明的菜籽油,就成为农村人甜美生活的添加剂。当我在异乡吃着香味十足的菜籽油时,更加体会到父辈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此刻,一首《写给父亲》的诗歌在我心的空间回荡——
都说风
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
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
能把你的脊梁压弯
惟有你的意志
百折不挠,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的重量
作者简介:
马涛,甘肃省宁县人,客居天津,小私营业主。曾转战鹏城深圳,服务于自行车行业,一路从普工做到高管。业余喜欢写作,曾有上百篇各类管理类文章见于上市企业信隆股份下设的《信隆人》厂刊。近一年有文章发表于《陇东报》,《三江文苑》,《乡音陇风》,《庆阳人在他乡》《九龙》,《东方文学》等。喜欢在在淡雅中品读生活的味道,挖掘生活的光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