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太多不确定菜油菜粕将迎多事之秋

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疫情、美豆丰产、加拿大油菜籽减产等基本面消息,将给菜油、菜粕价格走势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菜油、菜粕市场将迎来近年少有的“多事之秋”。

夏收油菜籽余量越来越少,停收厂家越来越多,国产油菜籽市场处于青黄不接、购销不旺阶段,价格继续维持稳定。近期菜油和菜粕价格偏弱震荡,最近一周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不确定因素较多,决定菜油、菜粕期现货价格在消息明朗前,很难走出趋势性行情,这意味着现货商操作难度增大,同时也蕴含着机会。操作上宜快进快出,切忌追涨杀跌。

购销较为清淡菜籽继续稳定

目前仅有四川、安徽等地仍在开机压榨油菜籽,仅四川、安徽、湖北、江苏、内蒙古等地仍有收购,报价与上周保持一致。

据监测,9月3日,四川成都油厂菜籽(净货,水杂11%,含油38%)进厂价为2.70元/斤,涪城菜籽(净货,水杂11%,含油38%)进厂价2.75元/斤;安徽凤阳菜籽(净货,水杂13%,含油36%)到厂价2.60元/斤,肥西油厂菜籽(毛货,水杂12%,出油率35%)收购价为2.28元/斤;江苏兴化菜籽(水杂11%,含油39%)装车价为2.48元/斤;湖北枝江菜籽(水杂13%,含油38%)装车价2.60元/斤;内蒙古呼伦贝尔菜籽(水杂11%,含油38%~39%)装车价2.25元/斤,均保持稳定。

截至8月25日,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98.8万吨,同比减少15万吨。随着油菜籽流通量减少,维持开机的油厂越来越少。据监测,截至8月31日当周,内地加工国产菜籽的油厂开机率仅为1.8%,与上周持平。目前,秋油菜临近收割上市,可能会补充部分货源,但由于总量较少,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产油菜籽供应不足的现状。

库存继续增加菜油稳中有落

由于加工利润较好,近期沿海地区油厂菜籽压榨开机率维持高位,但菜油下游需求并未如期转旺,加之临储菜油抛售继续进行,压制菜油价格,近期国内菜油价格小幅回落。

据监测,9月3日,广东东莞油厂进口一级菜油出厂报价为元/吨,四级菜油元/吨,周环比均下跌80元/吨;广西防城港进口一级菜油元/吨,四级菜油元/吨,均下跌元/吨;广西钦州进口四级菜油元/吨,下跌70元/吨;辽宁营口进口一级菜油元/吨,四级菜油元/吨,均稳定;山东日照进口四级菜油元/吨,下跌40元/吨;湖北荆州进口一级菜油元/吨,四级菜油元/吨,均下跌30元/吨;江西九江进口一级菜油元/吨,下跌30元/吨。

截至8月31日当周,全国纳入调查的家油厂菜籽压榨量为13.万吨,周环比增加7.04%,为历史同期最高压榨量,也是今年以来最高单周压榨量。

截至8月31日,华南地区(两广、福建)油厂菜油库存增至15.27万吨,周环比增加2.6%,为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华东地区(江苏、安徽、上海)油厂菜油库存为37.9万吨,下降2.82%,但较5年同期均值高43.56%。

临储菜油拍卖仍在进行,上周三计划拍卖6.万吨,实际成交吨,成交率2.96%,成交均价为元/吨的拍卖底价。

数量虽少,却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菜油需求并未明显转旺。为应对大中院校开学,油脂终端一度加大了采购量,油厂菜油成交量也一度增加。但在阶段性需求扩大后,菜油需求重新陷入沉寂,加之菜油价格回落,油厂菜油成交量随之下降。据监测,截至8月31日当周,沿海油厂菜油成交量为1.16万吨,周环比下降25.35%。

后市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仍有走高可能。

一是由于播种面积下降,加之天气干旱,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为万英亩,同比降低1.7%,单产下降为37.5蒲式耳/英亩,同比下降8.5%,总产量为万吨,同比下降9.86%;二是9月10日后临储菜油暂停抛售;三是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菜油消费继续转好将是大概率事件。

需求旺季不旺菜粕小幅下跌

目前是菜粕传统消费旺季,但由于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以及部分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使得粕类整体消费低迷,菜粕需求难以旺盛,且由于油厂开机率持续偏高,导致近期菜粕供需宽松,价格稳中有落。

据监测,9月3日,广西防城港普通蛋白菜籽粕出厂报价为元/吨,周环比下跌10元/吨;广西钦州元/吨,上涨20元/吨;广东湛江元/吨,稳定;广东东莞元/吨,下跌10元/吨;福建漳州元/吨,下跌20元/吨;上海元/吨,上涨30元/吨。

截至8月底,沿海油厂菜粕库存为59.6万吨,周环比下降11.2万吨;华南地区(两广、福建)为4万吨,增加0.26万吨;沿海油厂菜粕成交量2.28万吨,增加31.79%。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zz/40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