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郫都林盘天府之根四郫都人的生

文/清风

郫都林盘生活是古蜀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将“安逸”生活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早在三国时期,郫都林盘内稻田养鱼、养鸭的生产方式就已形成。曹操《四时食制》说:“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这是目前文献关于我国稻田养鱼的最早记载。可见,郫都人民在古代就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生活方式,在林盘以内通过自然方式种植、栽培、播种、收获,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内生循环生活系统。▌唐元绿道图/张红旗

生活观:安逸+自然

从郫都人的生活轨迹,发现他们深居林盘之中,与外界接触较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在这种自然生活环境中,郫都人养成了淡泊闲适、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状态有如道家提倡的“无为”理念,信仰天人合一、人地一体。人是自然的产物,从自然中来,也必将归于自然,这种“自然观”深深植根于郫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郫都人的林盘房舍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房屋上雕刻有传统的龙凤吉祥图案,象征着古代农耕社会的“图腾崇拜”。门沿贴有“福、禄、寿、喜、财”等红幅,“福”是幸福美满、“禄”是功名利禄、“寿”是健康长寿、“喜”是吉祥喜庆、“财”是财运亨通,字里行间,表达了林盘人家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是农耕生活理念的淳朴表达,无不显露出郫都人农耕生活的质朴情怀,舒适、达观、尽力而为又顺应自然,更是林盘人家的精神归宿。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与林盘的共建共生达到了自然默契的境界,宁静舒适的林盘生活环境,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精神气质,一切随缘、随时、随势,靠天吃饭,靠地生活,使得居住在林盘之中的郫都人信仰自然,享受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无拘无束,无忧无虑,逍遥自在。郫都林盘属于古代都江堰灌溉区范围以内,受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将林盘、房屋、农田、人居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上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因为和谐的自然地理生活环境,塑造了林盘人信奉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思维意识,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朴素自然观,折射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田间小路供图/冯亮

▌湖心荡舟图/刘兴银

价值观:共生+自强

生活在林盘之中的人家,世世代代群居于此,形成了代表各种姓氏的宗祠部落,比如吕家院子林盘、吴家院子林盘、施家院子林盘、王家院子林盘、薛家院子林盘等,聚居于林盘之中的人们以血缘宗亲为纽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与其他川西林盘一样,郫都林盘呈一种分散布局形态,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小的林盘只有几户、十几户人家,大的林盘能有上百户。林盘一般由林园、宅院及其外围的耕地组成,整个宅院隐于高大的楠、柏等乔木与低矮的竹林之中,林盘周边大多有水渠环绕或穿过,构成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田园画卷。

“推窗见山,出门见水”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人们对山水花草等自然之物的依赖,人与自然有着很强的“粘合”效应。这种人与自然的“一体观”,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对自然的信仰与崇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一种强烈且牢固的“共生”关系。人们看待自然万物的态度,包含着给予、互助、共进的思想,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

在西蜀大地,自古经历了多次移民迁移,各个地方和各个民族的人们聚居在一起,打破了曾经的地域概念,在迁移中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移民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性。通过相互融合,来自各个地方的人们彼此借鉴,取长补短,碰撞出新的火花,一定程度克服了异地感和生疏感,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趋同性,大家竭尽全力凝成一股绳,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此外,农耕社会养成了人们勤劳勇敢、兢兢业业的劳作习惯,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只有“与天斗、与地斗”,才能衣食无忧,保持生活相对安稳的状态。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聚居在林盘中的人们,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资。总体而言,川西林盘文化体现了古蜀人民务实、勤劳的价值观,生产时以生活为主要目的,不是享乐型。林盘蕴涵的川西生活与生产方式非常重要。早期林盘里的乡民,一般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即大春播种油菜,小春播种大蒜、小麦,实现土地的轮作,春耕秋收,年复一年,形成了特有的林盘生活节奏。

▌金田育苗基地辛勤劳作的人们

由于传统林盘由水、田、林、宅等构成,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更加激发了人们的进取心,信心满满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收获,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中国第一家农家乐诞生在郫都区农科村徐家大院,农家乐是利用传统农舍建造的娱乐餐饮服务形态,餐饮以农家菜肴为主。追根溯源,农家乐诞生于林盘之中,更是农家生活方式的展现,象征着林盘人家自立自强、创新创造的内在精神。一种发端于川西林盘的生活形态,经过林盘农户的奇思妙想,转换成了一种符合大众市场需求和偏好的新型生活业态。

著名的郫县豆瓣也诞生于林盘之中,相传最初是一位来自福建的移民,发现郫都一带区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于是用带来的豆瓣、辣椒,加入花椒、菜油等经过酿制,制成香飘四溢的豆瓣辣酱。从沿街叫卖到成立作坊,再到开店营业,豆瓣酱生意越来越大,其发展轨迹深刻印证了老一辈生活在林盘中的郫县人兢兢业业、敢闯敢干、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在食物匮乏、资源紧缺的年代,白手起家,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得不说,这些创新基因无不与林盘有着一定的关联。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赋予了林盘人想象的空间,激发对生活的无限憧憬,进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天辟地,创新创造,在与自然的“博弈”中闯出了一片天。同时,逐步形成林盘居民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和看法,构成专属于林盘居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

▌林盘民居供图/冯亮

人生观:豁达+开朗

从历史足迹看,郫都林盘居民大多由外来移民迁移过来,定居于此,他们抱着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选择了此地落根。并且,在现有的自然环境中,有物造物,有景造景,随心随性,抱着“此心安出是吾乡”的心境,在这片林盘之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每一个林盘,皆由竹林、田地、河流、农户等构成,营造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唯美景致,好似生活在画里。这种生活环境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大有裨益,桃源般的生活状态,更容易养成对人生、对生活的闲情逸致,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眼里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浓浓的画意。生活在林盘深处,远离外界的喧嚣和干扰,更林盘之中的人们更懂得发现生活之美,山水相依、流水潺潺、小桥人家,可谓“林盘生活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zz/47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