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来源:期货日报/年度全球棕榈油持续增产,全球油脂产量与库消比也将提升,供应宽松令油脂市场整体承压。不过,全球大豆与菜籽库存下降、国内新一轮菜油抛储已经结束、养殖亏损制约油厂开工积极性、豆油库存增速放缓等因素决定了油脂品种间价格走势的分化。未来,菜油与棕榈油、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将持续扩大。1、全球油料库存下滑油脂库存攀升食用植物油的来源主要有二,一种来源于草本植物,主要是大豆、菜籽等;另一种来源于木本植物,主要是油棕树。大豆库存减少带动油料库存下降草本植物中的油料主要有大豆、菜籽、葵花子、花生、棉籽、棕榈果和椰子。其中,大豆产出占比最大,占上述7种油料的60%;之后是菜籽,占13%;葵花子和花生的占比为8%。故而,大豆市场的变化会影响整个草本油料市场的供需格局。USD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年度,全球7种主要油料的期末库存预计减少6.6%,库消比下降至12.8%,为近5个年度的最低水平。由于阿根廷在年2—3月遭遇严重干旱,/年度大豆产量大幅萎缩,进而导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较上年度减少万吨。大豆作为最主要的油料,库存的减少意味着/年度全球油料库存与库消比下降。/年度,7种油料的库存预计减少万吨。其中大豆减少万吨,占77.7%;花生库存减少88万吨,占12.6%;棉籽减少45万吨,占6.3%。上述三者的库存共减少万吨,占比高达96.6%。全球主要油料库存减少,等于食用植物油原料减少,势必制约其产出。棕榈油库存累积导致油脂库存增加食用植物油除了从上述草本油料作物中提取,还可以从木本植物中提取。全球最大的木本植物油为棕榈油,其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产量约占全球油脂产量的35%。而草本植物油中,排在前三位的是豆油、菜油、葵花子油,占全球油脂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8%、14%和9%。/年度,全球油脂产量与消费量预计均有所上升。其中,产量增加万吨,消费量增加万吨。同时,期末库存增加万吨,增幅为9%,为近5个年度的的最大增幅。产销增幅较大的油种是棕榈油和豆油。棕榈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增加万吨和万吨,豆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增加万吨和万吨。由于/年度棕榈油库存增加万吨,而豆油库存减少58万吨,因而在/年度的期末库存中,棕榈油增加万吨,豆油只增加5万吨。经过年的厄尔尼诺,棕榈油产量快速恢复,最近3个年度的平均增速为7.21%,而消费增速仅有4.94%,以至于棕榈油库存不断累积,/年度、/年度的库存增速分别为17.9%和16.9%。图为全球油脂产量、消费量、库消比变化/年度,棕榈油期末库存预计增加万吨,油脂市场整体只增加万吨,棕榈油贡献了96%的库存增量。全球油脂产量、消费量、库存的增速与棕榈油的变化有相似性,棕榈油产量大幅回升,导致全球油脂供应宽松。整体来说,/年度的油脂油料库存走势分化,以棕榈油为主的木本植物油供应大于需求,库存与库消比上升,而以豆油为主的草本油料供应偏紧,库存与库消比下降。2、产量持续扩张棕榈油运行重心下移种植面积增速稳定/年度以来,全球油棕树种植面积的增速稳定在5%,而随着天气的变化,单产表现出波动性。/年度之后,全球棕榈油单产增速较快,最近3个年度的平均增速为4.15%,再叠加种植面积的增加,全球棕榈油产量平均增速为7.21%。全球棕榈油产量大幅增加,库存与库消比提升,/年度,全球棕榈油库存将达到历史峰值万吨,库消比也高达18.35%。主产国库消比处于历史高位棕榈油产出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预计为万吨,印度尼西亚为万吨,马来西亚为万吨,二者合计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85%。/年度,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将较上年度增加万吨,增速为5%;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将较上年度增加50万吨,增速为2.67%。产量的增加导致库存与库消比上升,/年度,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库存将增加26.12%,马来西亚库存将增加21.09%。同时,这两个国家的库消比也将分别上升至11.39%和17.56%,尤其是马来西亚,库消比创出新高,远远超过近20个年度10%的均值水平。主产国产量与库存增加,奠定了全球棕榈油市场供应宽松的局面。棕榈油生产受天气的影响,产量与库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一般来说,上半年库存减少,下半年库存增加。年下半年,棕榈油处于季节性增产周期,不断释放的产量将导致棕榈油现货与期货价格重心下移,预计运行区间会从—元/吨变为—元/吨。图为马来西亚库存与库存季节性因子变动3原料供应偏紧豆油更具涨升潜力全球大豆库消比降至近5个年度最低水平阿根廷减产引发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的改变。/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较上年度减少0万吨,减产幅度高达32.5%。阿根廷产量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16%,大幅减产导致全球/年度大豆产量萎缩万吨,降幅为3.9%。全球大豆消费则相对稳定,除/年度,消费增速一般在5%。可以说,阿根廷减产直接影响了库存变动,/年度全球大豆库存为9万吨,较上年度的万吨减少4.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55亿吨,较/年度的3.37亿吨增加5.3%,但较/年度的3.5亿吨只增加1.2%。/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预计为3.58亿吨,较/年度的3.3亿吨增加8.7%。最近两个作物年度,大豆产量平均增速为0.7%,而消费量增速为4.3%,以至于全球大豆库存减少至万吨,库消比降至24.2%,为近5个年度的最低水平。通常情况下,大豆库消比与CBOT大豆期货价格呈负相关。/年度,大豆库消比降至近5个年度的低点,再遇到恶劣天气,则低库存叠加低产量,大豆价格重心将随之上移。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油厂买船延后,三季度国内买家将集中采购美豆,而美豆出口的好转将提振价格,美分/蒲式耳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点价位。/年度的库消比低于/年度,天气、贸易等因素有望将美豆价格推升至1美分/蒲式耳,现货企业可以较早锁定价格低廉的大豆,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卖基差合同。养殖亏损导致豆粕需求萎缩早期,我国进口大豆,主要将其作为油料作物,用于压榨食用油,豆粕仅是副产品,用于增厚油厂压榨利润。而随着消费的升级,蛋白需求旺盛,养殖业规模扩大,豆粕需求增速超过豆油,油厂的压榨利润与豆粕的基差高度相关,豆粕销售的快慢影响油厂的压榨进度。如果豆粕库存偏低、下游需求旺盛,那么油厂会提高开机率以增加豆粕产出,而豆油由于存储时间长,就当作副产品。如此一来,豆油库存增加,价格承压下行。反之,如果豆粕库存偏高、下游需求低迷,那么油厂会控制开机节奏,以免过度压榨导致豆粕库存累积,进而出现胀库现象。年,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持续亏损,饲料需求萎缩,豆粕销售放缓。现阶段,生猪产能过剩的问题很难明显改善。出栏体重和生育仔猪数量增加是猪肉市场供过于求的主因。与年同期相比,年生猪出栏体重增加6公斤。此外,能繁母猪的PSY(每年所能生育仔猪头数)水平也在提高,全国平均水平已到18头,规模猪场的PSY水平甚至已到20头。豆粕需求下滑导致油厂开机率下降,豆油库存增速随之放缓,有利于豆油价格上涨。通常,豆油与豆粕价格呈现季节性规律,且二者走势相反。按照季节性规律,豆粕库存高点出现在7月底8月初,随后进入消费旺季,豆粕库存逐步减少。在此期间,油厂采取挺粕抛油策略,油脂库存增加,油粕比下降。四季度,处于春节备货的油脂消费旺季,豆油库存逐渐减少,油厂采取挺油抛粕策略。年,由于养殖亏损,豆粕销售不畅,其库存高点提前两个月出现,豆粕的库存变动比豆油的库存变动更能影响油厂的压榨节奏。在全球大豆库消比下降、豆粕库存高位时期,豆油价格更具上涨动能。国储抛售完毕菜油市场化程度增强全球菜籽与菜油库消比走低图为全球菜籽产量、消费量、库消比变化/年度,全球菜籽产量预计为万吨,消费量为万吨,产量与消费量较上年度分别增加1.52%和2.73%。同时,库消比为8.68%,低于上年度的8.89%,且低于近10个年度的均值10%。/年度,全球菜油产量与消费量预计均为万吨,期末库存为万吨,较/年度的万吨减少4.78%,库消比为12.04%,处于近8个年度的最低水平,且库消比自/年度以来连续5个年度下降。全球菜油库存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停止收储菜油并持续抛售国储库存。我国菜油库存从/年度的万吨下降到/年度的万吨,降幅超过50%,而在此期间,全球其他国家的菜油库存变动不大,维持在万—万吨之间。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受挫国内停止收储菜籽后,菜籽收益减少,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滑,菜籽产量、库存与库消比下降,去库存的效果明显。国内菜籽为非转基因,且长江中上游有食用浓香型菜油的习惯,分割了国内菜籽和加拿大转基因菜籽的消费市场。进口菜籽价格低廉,压榨的菜油与盘面较为接近,而国产浓香型菜油价格偏高。国内菜籽减产但压榨需求旺盛,再考虑到加拿大菜籽减产预期强烈,全球菜籽与菜油供应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公开拍卖与定向销售的菜油,目前大部分已被消耗掉,相较于棕榈油,菜油溢价增强,菜油与棕榈油的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综上所述,年上半年,油脂市场整体供应宽松,价格在底部徘徊,而下半年,东南亚棕榈油持续增产,进而导致全球油脂产量与库消比提升,油脂供应依然无虞。不过,全球大豆与菜籽库存和库消比下降、豆油累库速度放缓、菜油抛储结束,品种间的供需差异将促使价格走势分化。未来,菜油与棕榈油、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