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疼不疼 http://m.39.net/pf/a_4584324.html
去年,国家对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的取消,成为湖北省油脂加工行业发生变局的节点。在国内经济下滑、临储油持续拍卖、进口菜油价格优势明显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下,近十年间快速裂变发展的湖北部分油脂加工企业已濒临减产、停产甚至倒闭的边缘。
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降低了压榨企业的原料成本,理论上对油脂企业来说是利好的事情,但为什么貌似市场所向的事情,反把企业推向了企业停产、裁员、甚至倒闭的深渊?
据荆州市粮食局调控科负责人晏晓宁:“年荆州市油菜籽种植多万亩,总产61万吨油菜籽,在全国市州一级中 。临储政策取消后,企业收购油菜籽的量仅占总产的三分之一,用于开机加工的量与往年相比可谓大幅减少。”
“临储政策取消之前,企业只管埋头收购、加工和存储,国家给予企业每吨多元的代加工费,加上每年元/吨的存储费用,很多企业依靠国家补贴维持生存甚至赚取利润。特别是存油方面,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建设,就能终身受益,存油几乎是一本万利。”湖北某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
上述说法得到了荆门环星油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曾海清的印证:“年我们收了6万多吨,基本都进行了加工,因为当时实行的还是国家托市收购政策,‘有利可图’”。
除去政策层面的影响,进口菜油的冲击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