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2节 密度
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密度概念的理解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图6-2-1
一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相同__,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正比__关系;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不同__。
二 物质的密度
1.意义: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__密度__这一物理量来表示这一特性。
2.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质量__与它的__体积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__体积__的__质量__。
[点拨]用两个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比值法"。
3.公式:ρ=____。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kg/m3__,常用单位有__g/cm3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kg/m3=1g/cm3。
三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只要测出物体的__质量__和__体积__,再利用密度公式ρ=____求出其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
2.已知体积求物体的质量: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只要测出物体的__体积__,再查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__密度__,利用m=__ρV__就可求出该物体的质量。
3.已知质量求物体的体积: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只要知道该物体的质量m,再查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利用V=____就可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类型一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例1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1)请你在图6-2-2中用图象形象地把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通过分析题(1)中的图象,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两条)?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图6-2-2
图6-2-3
[答案](1)如图6-2-3所示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理学上通常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技巧点拨]分析数据作图象找规律,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抓住实验中哪些物理量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结合图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类型二 对物质密度的理解
例2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解析]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
[规律总结]①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但受温度、状态的影响。
②公式ρ=说明物体的密度ρ可由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但不能用数学的眼光看物理公式,误认为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
类型三 密度的计算
图6-2-3
例3 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如图6-2-3所示,体积约为10cm3,则其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若吃掉一办,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2× 不变
[解析](1)腐乳的密度:
ρ===1.2g/cm3=1.2×kg/m3。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规律总结]利用公式ρ=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事项:①ρ、m、V关系的同一性:ρ、m、V是针对同一个物体的三个物理量。②ρ、m、V单位的统一性:m用kg做单位,V用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kg/m3;m用g做单位,V用cm3做单位时,ρ的单位是g/cm3。③ρ的不变性:在温度、状态等不变时,ρ的大小固定不变,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知识点●1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某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2.7
5.4
8.1
10.8
13.5
体积V/cm3
1
2
3
4
5
图6-2-4
请你在右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答案]如图6-2-5所示 正比
图6-2-5
[解析]利用描点法可得出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质量和体积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知识点●2 物质的密度
2.铝的密度是2.7×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铝块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m3铝的质量是2.7×kg
变小 变小 不变
3.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正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解析]A "铁比木头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不确切的说法,它的真正含义不是指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而是指相同体积的铁与木头相比,铁的质量大,即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知识点●3 与密度有关的计算
4.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如图6-2-5所示为一块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____g。
图6-2-5
[答案]0.
一、选择题
图6-2-1
1.如图6-2-1所示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解析]C 玉器在加工的过程中,形状在改变,质量在不断地减小,体积也在不断地减小,不变的只有密度。
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0cm3B.50cm3
C.cm3D.cm3
[解析]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m=50g,密度约ρ=1g/cm3,ρ=,则一个鸡蛋的体积V===50cm3。
3.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
冰
0.9×
0.8×
干松木
0.5×
酒精
0.8×
铜
8.9×
水银
13.6×
铅
11.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解析]C 由表格数据可知固体密度不一定比液体密度大,如干松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相同,如 和酒精;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密度一般不同,如水和冰;因为铜的密度比铅的小,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大。故C正确。
4.如图6-2-2所示三个容器中装入的是等质量的 、水、 三种液体,根据密度可以判断(ρ >ρ水>ρ )( )
图6-2-2
A.a是 ,b是水,c是
B.a是 ,b是水,c是
C.a是水,b是 ,c是
D.a是水,b是 ,c是
[答案]A
图6-2-3
5.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6-2-3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b物质的密度是1.0×kg/m3
[答案]D
二、填空题
6.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0.8×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变 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kg
7.在密度单位中,1g/cm3=________kg/m3。测得一个苹果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答案]1× 0.95×
图6-2-4
8.如图6-2-4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_(选填">""<""=")ρB。
[答案]正比
三、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 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与4(或2与5;或3与6)
(3)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4)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10.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6-2-5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2-5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g·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20
7.9
铁块3
30
7.9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40
2.7
铝块3
60
2.7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答案](1)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2)①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②7.9g/cm3 ③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3)选取多种物质,对每种物质都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不可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四、计算题
11.[吉林中考]小明从水库中提取了体积是1×10-3m3的水的样本,这些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根据密度公式知ρ=,水的质量:m=ρV=1×kg/m3×1×10-3m3=1kg。
如图6-2-6所示的各现象中,可作为"物质质量与体积有关"事实依据的有( )
图6-2-6
A.(1)与(2) B.(2)与(3)
C.(2)与(4)D.(1)与(4)
[答案]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