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端午记忆

白癜风 http://m.360xh.com/xinwen/kjzh/66642.html

端午到了,往年,我们会飞奔老家去与父母团聚,但随着父母的相继去世,端午与父母的欢聚成了永恒的回忆。

在我们印象中,父母不会包粽子,或许父母压根就不知道粽子是何物,以致我们买去,父母也只象征性吃点。

父母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一生都很节俭,或许他们是知道怎么做粽子的,只是舍不得用那么多米做粽子,因为那时只要能吃上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我们小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是粽子,也没有品尝过粽子的味道。

虽然我们家不做粽子,但有两件事,父母是必须做的。

第一件事是挂艾蒿。

端午节这天,父母像是分好了工似的。母亲一早就背着竹箩上山,一边找猪草,一边采艾蒿。我们呢?太阳爬到窗户了才起床,也背着竹篓上山割草,其实割牛草是做做样子而已,这天根本就没心思割草,只想去人多的地方去听唱山歌,哪有歌声就往哪走。在听人唱山歌的当儿,找野山果吃,野山果吸足了端午雨,饱满得很,像一个个小精灵,期待着我们光临,那味道涩中带甜,真正的原生态,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玩得欢,太阳快偏西了,才背着稀松的草回来,父母见了,不怒也不恼,因为端午节这天,父母是不会骂人的。

我们到的时候,母亲已经把采来的艾蒿扎成人形挂在了大门上、小门上和牛厩上,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用,只听母亲说,挂艾蒿能避邪,能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能保佑家里猪牛兴旺、鸡鸭成群。

第二件事是洒雄*酒。

我们放下草,便装模作样地去帮正忙着的母亲,把房前屋后的渣渣、乱石清理干净后,母亲便端来一个装着酒的土碗,往里面加入买来了的雄*,再用筷子搅匀,不一会儿,碗里的酒变得淡*淡*的,有些混浊。

母亲用筷子搅着,边走边用筷子沾洒,口中念念有词:“蛇虫不要近屋,吓我的孩子。”如此反复。母亲一脸虔诚,我们一脸好奇,母亲最后给我们解释说:“雄*酒能挡蛇,端午撒在屋前屋后,蛇虫一年四季都不敢近屋。”

末了,母亲还用食指尖蘸了点雄*酒轻轻点在我们脑门上,冰凉冰凉的,我们便欢叫着跑开了。

做完了这些,父亲像是掌握好了火候似的,就喊吃饭了。

父亲做的饭很简单,一锅焖洋芋。

原来,母亲在出门采艾蒿的时候,父亲就去地里找新洋芋去了,洋芋不是很成熟,还没鸡蛋大,就被父亲抠来了。

父亲刨来嫩洋芋,连皮都舍不得刮,就着清水洗净。随后,把铁锅放在火上,加入些许菜油,等油冒了烟,就放入水辣椒,等辣椒炒熟,再放入从门口摘来的嫩花椒,最后才放入备好的新洋芋,再把锅盖盖严,三几分钟翻搅一次,搅上三五次,洋芋就焖好了。

看着锅里金*的洋芋,像一锅金元宝,我们爱不释手,口水咽了又咽,父亲才揭开锅盖,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串出锅来,吃着一个个金*的洋芋,外脆里粉,牙齿轻轻一咬,皮会“绷”地一声裂开,里面粉白的肉团便会挤了出来,吃着带有各种香味的洋芋,我们比吃粽子更有味道。

佳节更替,岁月轮回,这轮回的是日月,变化的是天地,还有我们逐渐变好的日子。如今,端午节到了,城乡吃粽子的氛围较为浓烈,家家户户都不再为吃粽子发愁了,此时的父母已经走几年了,虽然不在身边,但那挂艾蒿、洒雄*酒的身影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父亲焖洋芋的味道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文/李万*

视觉/翟颖沛

编辑/邱奕

二审/赵相康

三审/*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hy/36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