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边被人遗忘的美食小城,每尝一道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3/5452897.html

说起全中国最会生活的城市,无锡一定算一个。这座江南小城自古就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一直有种「小富即安」的安逸气息。对无锡人来说,每天吃好喝好,就是最高诉求。无锡美食,也在不知不觉间名扬天下。生活在蜜罐中的无锡人,做出的菜也常常是以甜收尾。却又咸中带甜,甜中带鲜,甚是特别。

无锡美食

小笼包

无锡的小笼包和别的地方都不太一样,一来是个头大,比南京上海大出不少,二来用红汤,一般内馅都有酱油,三来放糖,咸甜融合,恰到好处。虽然听来鬼畜,但只要能吃习惯咸甜口味,也不失为一样美食。若是蟹粉小笼,忆秦园的出品还可以,但是分店甚多,品控不稳(分店品质很难保证,之前在宜家那里吃的难吃到哭泣)。推荐一中后面那家,人不太多,品质还行。他们家别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觉得都挺一般。烧馄饨还行,巨无霸也可以。但是酸辣汤和拌馄饨不太好吃。普通小笼,芦庄超王记,熙盛源都还不错,也是有面条有馄饨,一碗开洋馄饨,两只小笼包,就算是典型的无锡早餐了。

无锡美食

苏式面条

无锡的面条,还是苏式面条的路数,微红清汤上一团面,上面缀着青碧葱花几颗,浇头一般另外挑选,等面条上了再倒入碗里。苏式的面条,讲究的是汤是汤,面是面,浇头是浇头,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也就苏锡常,最多加个上海是这个路数(就我所知),面条和料从来都是分开处理,但混在一起又是另一般滋味。

无锡美食

酱排骨

无锡排骨在当地的传统名称叫“无锡肉骨头”,兴起于清朝的光绪年间。精选三夹精的草排,肉质鲜嫩,作料繁杂,烹好后的排骨红亮油润,酥软香甜,老少皆宜。不仅获得江南一带食者的好评,现已驰名中外。江浙地区排骨分为“大排”和“小排”,无锡酱排骨用的是“小排”,最早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虽是排骨,却是肉为主、骨为辅,正应了“好肉长在骨头边”的俗语。无锡有不少老字号都可以吃到正宗的酱排骨,其中三凤桥是最出名的,无论是烧排骨的卤汤还是肉排的选择,都比别家更讲究。

无锡美食

太湖三宝

著名的太湖位于无锡、苏州境内,长久以来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鱼虾,一首《太湖美》唱尽了江南的富饶繁荣。清朝康熙年间,太湖里的白虾、梅鲚和银鱼就并称为“太湖三宝”,可都是朝廷的贡品呢。梅鲚无论是清炖、红烧、香煎、刀鱼馄饨等等都适宜,直接清蒸最是鲜美。唯一的不足就是鱼刺非常多,吃起来有点儿麻烦。太湖白虾俗称水晶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的美誉,这种虾通体透明,壳薄肉嫩,可以油炸了下酒吃,最最美味的当然是醉虾啦!很多人对银鱼都不陌生,这种鱼体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曾经在清朝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银鱼跑蛋是最家常的做法了,细嫩的银鱼搭配温和的鸡蛋,营养丰富而且特别下饭。

无锡美食

无锡油面筋

油面筋是无锡人最喜爱的家常美食之一,逢年过节酒席家宴,桌上都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既好吃,又寓意团团圆圆。将小麦粉反复揉洗过之后的副产品就是水面筋(无锡话叫“生麸”),揉成小球后在油锅里一炸,面筋便迅速膨胀开来,变成了金黄酥脆、稀疏多孔的油面筋。所谓的“清水油面筋”,不是清水里的面筋,而是用干净的素油炸出来的油面筋。

无锡美食

手推馄饨

手推馄饨创始于清同治年间。正宗传统的手推馄饨都是用纯手工推制皮子,操作一丝不苟,馄饨皮厚薄均匀、光滑不烂,再包上上乘猪腿肉,汤底也需猪骨吊成的高汤。如果再用足量的虾皮、蛋丝和紫菜,就是有名的“三鲜馄饨”。手推馄饨虽然长得和小馄饨几分相像,但是馄饨皮绵软弹牙,颇有特色。(也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貌似就是朝阳菜场那边的)

无锡美食

镜箱豆腐

镜箱豆腐由无锡迎宾楼菜馆名厨刘俊英创制,选用无锡特产“小箱”豆腐烹制而成。20世纪40年代,迎宾楼菜馆厨师刘俊英对家常菜油豆腐酿肉加以改进,将油豆腐改用小箱豆腐,肉馅中增加虾仁,烹制的豆腐馅心饱满,只形美观,细腻鲜嫩,故有肉为金,虾为玉,金镶白玉箱之称。因豆腐块形如妇女梳装用的镜箱盒子,故取名为镜箱豆腐。

无锡美食

太湖一锅鲜

太湖一锅鲜,地方传统菜,小螃蟹、河鲫鱼、蛤蜊、蚌肉、鱼豆腐、平菇等食材一锅炖煮,典型的河鲜大杂烩,汤里混杂了各种鲜香,让人食欲大开。做法虽然简单质朴,但味道却异常鲜美。太湖一锅鲜选料亲民,却务必新鲜,成菜汤底色如奶白,入口味道鲜美,被誉为鲜掉眉毛的美食。渔家风味,汤头浓郁。

无锡美食

赤豆圆子

江南来说,这是很寻常的小食,但是奇怪的是,无锡市面上很少有卖做好的,做好的也一般不太好。倒是苏州的平江路上的小摊,赤豆圆子做得很好,赤豆熬得细腻,粘稠香甜,五元一碗,吃的舒服。南京人倒也是喜欢圆子,但爱把圆子、酒酿、赤豆烧在一起,有时还放些藕粉、生粉勾芡使其透明。

无锡美食

玉兰饼

一道土生土长的无锡名点,最初做成的时候正值玉兰花开,因此得名。糯米外皮裹着鲜肉或豆沙,上锅煎至金黄,外面脆,里面香。无锡当地人经常配着豆浆一起吃,可以解腻又很饱腹。用艾草和糯米粉做的糯米饼,用无锡话说叫水duo饼外脆里嫩简直不要太好吃!后来在无锡的振兴菜市场,有个叫毛华的玉兰饼摊主大胆改革了玉兰饼的做法,把皮改薄,肉馅改多,变成肉丸般大,炸出来后里面还有汁水,看着就更诱人。这样的改革后,味道提高了很多,毛华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开了好多家分店,毛华玉兰饼变成了无锡的代表小吃之一,现在其它做玉兰饼都效仿毛华的制作方法。毛华的玉兰饼取代了「正宗」的玉兰饼,变成了新的「正宗」。

无锡美食

梁溪脆鳝

梁溪脆鳝,在旧时的乡土社会中是一道大菜,甚至可以成为一桌宴席的核心。一条条脆鳝盘成塔状,顶缀素雅鲜花,周洒星点糖色。不论用上暖色还是冷色的灯光,都可凸显其美。梁溪脆鳝是一道众人期待的大菜,它成本不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讨手艺的菜色是有鲜明亮点的:端上盘来,高高的鳝塔和塔尖的姜丝一同微微颤动,便是用眼去看,都觉得它分外酥脆,嘴巴还未尝,牙齿仿佛就感觉到咀嚼时的震动,若是夹到嘴里,更不会令人失望,因为它确实是那么稣、那么鲜甜。

无锡美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zhiliao.com/afhpz/44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