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便,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每当清明免不了的就是:扫墓,荡秋千,放风筝,踏青,吃青团......
小编今天主要来说说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前的一种传统美食
应清明节时令而生
在清明假期前后
家里的父母长辈就开始制作青团
朋友圈马上就有一波
青团美食动态来袭了
你对于青团,了解多少呢?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节如何正确吃青团??
吃青团注意事项
1.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轻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
2.最好与竹笋或马兰头一起吃,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团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3.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假如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轻易引起消化不良。
4.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这三类人不适合吃青团
1、糖尿病人需慎食。时下流行的青团,有着经典的豆沙口味,还有满足其他口味需求的肉松蛋黄、黑芝麻等口味,这些口味的青团都含有较高的糖分,会使得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少食为妙。
2、老人小孩少食。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消化功能越来越弱,小孩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胃肠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好。
青团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比较黏稠,正常一个青团是50g左右,对这部分人群来说不好消化,还很容易黏附在气管上导致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此外会导致消化不良,非常难受。
3、胃肠消化功能弱者不食。他们本身胃肠的消化能力就不佳,再食用青团会雪上加霜,使得病情加重,不能因为馋嘴而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清明节就要来临了,除了有青团吃
还有三天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