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野菜只能春天进行吗?
春暖花开的季节,无疑是采摘野菜最佳的时候,城郊,一些大爷大妈或者年轻的男士,女士,都喜欢三三两两一起去采摘野菜,既踏春,也能有所收获。而春天一过,采摘野菜的人就自然而然的少了,基本看不到了。
那么,采摘野菜只能春天进行吗?其实不然,采摘野菜不光是春天,夏天,秋天,甚至冬天都是能够采摘野菜的。只是相对于春天,会少了很多,一些野菜在春天过后味道也不再那么嫩脆可口,口感变差,所以很少人再去采摘,但是也有一些野菜,即便到了冬天,它的味道依然还是和春天差不多,比如山莴苣!
山莴苣是“救命菜”?
山莴苣是一种野生植物,属于菊科莴苣属的两年生草本,一般第一年春天生长,一直到第二年才开花,结出种子,而它停止生长的特性是开花结果后。所以就意味着它没有开花结果之前就会一直发芽,生长。
山莴苣在农村比较多,特别是在以前没有使用除草剂的时候,特别多,曾是农民的“救命菜”,在古代专门用于指导农民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选择替代“粮食”的植物的书籍——《救荒本草》中有关于“山莴苣”的记载。而在古代一些灾荒年月,农民也确实曾把山莴苣当成“粮食”来吃。因此,山莴苣曾是农民的“救命菜”,这也是很多人现在都喜欢吃山莴苣的原因之一吧?毕竟有些东西会遗传的。
山莴苣的特性
山莴苣叶片有裂口,表面光滑无毛,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只是山莴苣采摘在春天很嫩,很好吃。夏天采摘就不那么好吃了,特别是晴天的中午或者下午,采摘的山莴苣苦味较重,因此应该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采摘,秋冬季节山莴苣的苦味没有那么浓,同时山莴苣也依然存在的,能够采摘到,即使在11月,依然有可以采摘的山莴苣存在。
由于山莴苣持续生长的特性,它一般要在开花结果后才停止生长,所以即使在冬天,只要温度还不是特别低,它就会一直存在并生长,特别是南方地区,依然能够采摘新鲜的山莴苣当野菜,一句话,只要没有开花,就能采摘到新鲜的山莴苣,即便开始起花苞或者开花,山莴苣的侧芽、嫩叶依然存在,而且也会很嫩。
采摘到的山莴苣一般怎么吃呢?
可以煮白水然后蘸酱,或者蘸调料吃,比如蒜蓉、辣椒等;也可以用于煎炒,洗干净直接放入锅中煎炒,当然油还是要放的,同时还可以放入辣椒段、大蒜、花椒等,其三是做馅儿,包饺子,包包子,或者用来煮面条,也是很好吃的。
山莴苣的价值
山莴苣中含有:山莴苣含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羽扇豆醇、伪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粗蛋白、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钙、磷等,营养高,价值大。但同时山莴苣被《本草纲目》等典籍收录,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偶尔吃吃还是很好的,而且味道也很好吃,但不适合煲汤,煲汤有一股“猪草”味,它本身以前也是农民最喜欢的喂牲口的猪饲料,也曾是农民的“救命菜”,只是最近几年才兴起了吃野菜的热潮,而它也顺利成为受欢迎的野菜之一。
而在南方一些城市,一些特色的餐馆,或者一些旅游景区,我们都能顺利地吃到野生的山莴苣,特别是火锅店,如今山莴苣已经成为吃火锅的首选了。吃火锅容易上火,所以人们更喜欢同时吃一些山莴苣。在一些市场,山莴苣的价格还比较高,一般都要10元1斤,在很多地方成了畅销的野菜。
山莴苣怎么种植?
10元1斤是野生山莴苣的价格,毕竟现在除草剂使用频率高,很多地方都没有野菜的存在了,价格偏贵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往往有价没货,也是很尴尬的,若想长期上市山莴苣,还得靠种植供应,野菜+绿色有机的理念应该能够持续发展,种植方法很简单:向阳、别太湿、土质不挑剔;可以使用种子撒播的方法播种,也可以进行移栽。山莴苣是两年生草本,有宿根,但倘若不开花,它会一直分发,也就是割了一茬又一茬,会持续发芽、生长。
可以调查一下当地人吃野菜的习惯,喜欢吃的人吃过忘不了,会成为回头客,可以把野菜(山莴苣)发展成小农经济,慢慢发展,培养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您喜欢吃山莴苣吗?喜欢吃野菜吗?欢迎您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