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干净的村庄、青翠茂盛的绿树、连片的羊肚菌种植大棚……从郏县堂街镇镇区向北3公里,就抵达了山清水秀的圈李村。五年来,这里从省级贫困村变成了脱贫村、先进村,并于年实现了脱贫摘帽。这些变化,与圈李村的三位省派驻村 书记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圈李村干净的街道
赵伟杰:村里面貌变化大
圈李村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共人。年以前,该村一共两条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村支部是几间破旧平房,没有围墙,地面也没有硬化,逢下雨天开会还要到村支书家。村小学只有光秃秃两栋楼,地面是泥土地,卫生条件很差。没有文化广场,没有有线电视,文娱设施更是无从谈起,全村贫困发生率达到了8.6%……
年8月,省选派第二批驻村书记时,来自平顶山学院的赵伟杰成了圈李村的 任“ 书记”。赵伟杰到村以后,充分利用 书记资金,积极到相关部门汇报村情,申请相关支持,并联系平顶山学院到村里帮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赵伟杰争取到项目资金多万元,使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短短2年时间,圈李村硬化道路1.05万平方米,全村90%以上的道路得到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健身广场,村内小学路面也得到了硬化,建起了卫生厕所、多媒体教室。村内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赵伟杰与养殖户董军辉谋划养殖场发展
基础设施建好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脱贫还是个问题。年,赵伟杰利用省派 书记资金及河南省财政厅和郏县财政局联合投资的万元,建设了圈李村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于年7月实现了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余万元。同时,吸纳11名贫困户进场务工,每名贫困群众年增加收入余元。
刘斐:产业发展有高招年底,赵伟杰任期结束,接替他的是平顶山学院“脱贫攻坚博士服务团”成员刘斐,他成了圈李村的第二任“ 书记”。刘斐到村以后,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促进全村整体脱贫。圈李村是郏县有名的花生种植基地。为了发挥这一优势,圈李村支部书记李松行带头成立了河南省宝象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结合省派 书记专项扶贫资金,购置了花生破壳机、色选机、内外加热榨油机、精炼机、离心滤油器等油料深加工设备,每小时可分拣出优质花生米公斤,压榨花生油斤。仅有花生加工厂和光伏项目,还不足以带动全村群众整体脱贫。为了因地制宜找准方向,刘斐多次邀请平顶山学院“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村开展调研,根据圈李村土地、水质、气候等特点,最终决定开展羊肚菌种植。刘斐在羊肚菌养殖大棚做技术指导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 酸,营养价值极高,种植收益也很高。
项目确定后,村民们却不敢尝试。这时,圈李村支部书记李松行又是 个站了出来,他号召村两委干部们共同试种羊肚菌,待项目产生效益后,再带领群众们共同参与。
年秋,李松行和村两委干部建起了羊肚菌大棚8个……
甘泉:乡村振兴奔小康年3月,村里迎来了第三任驻村“ 书记”甘泉。年是个非同寻常的年份,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更遭受着新冠疫情肆虐。这一年,刘斐、甘泉两位书记带领村干部战疫情,落实帮扶责任,努力复工复产,使建档立卡户的收入不降反升,人均收入超过了元。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成功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年4月,经过两年的摸索,羊肚菌种植终于喜获丰收,两位书记与村干部一起,开启了羊肚菌基地种植模式。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邻村(刘庄村)看到这一项目的巨大潜力,拿出50万元投入到圈李村羊肚菌种植项目中。项目采用“公司+农户+投资主体+种植基地”的形式,签订合同6年,参与种植农户4户,羊肚菌种植总面积达到了60亩。年以来,两位书记大力推动消费扶贫,努力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破解滞销卖难问题。通过两位书记的努力,帮扶单位平顶山学院采购圈李村的宝象山牌花生油、菜籽油、羊肚菌、石榴等扶贫产品共计22.万元。同时,圈李村建成了扶贫产品展厅,将村里艾草制成品、深加工食用油、羊肚菌等产品进行全品类展示,吸引诸多媒体和各级领导